五行拳知识①——起源

9/19/2025 2:54:14 PM

少林五形拳(又称“少林五行八法拳”),属北派少林。少林五拳的五形分别是指龙形、虎形、豹形、蛇形、鹤形。这五形据说是脱胎于华佗五禽戏中五禽(虎、鹿、熊、猿、鸟)之意。所以少林五形拳是集导引之法及技击之术于一体的武功。这就决定了少林五形拳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优良功法,而且是实战技击的绝学。

 

相传,少林攀涪星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的罗汉十八手为初始。后经白玉蜂、觉远上人、李叟等人整理,将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成为少林拳中的重要拳术。这一百七十三手的少林攀,亦即本文所遭的少林五行拳。

 

从少林五形拳的招法形式上看,少林五形拳当属我国南派武功。南派武功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其桩步稳固“和手法密集。而少林五拳恰恰具备这一点。从武功的角度来看;桩步是武功的根基,而手法则是武功的运用。所以该拳是集功夫与技击手法于一体的拳术。少林五拳的理论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据《少林拳术秘诀》中载:“少林技击;以五拳为上乘,至精至神之术,非于此道有所领之意,所谓百练钢,成绕指柔者,即为此写照也。


鹤拳练精:此拳以缓急适中为得宜,盖取象于鹤之精足神静,故练习时须凝精铸神,舒臂运气,所谓神气自若,心手相应,独立华表,高悬千仞,瞑心孤往,久练精熟,自能于言外得之,非仓卒所能领悟也。

 

五形拳学之能精,则身坚气壮,手灵足稳,眼锐胆壮,倘与人搏,出一指半足之功,便可压倒庸流,是在学者苦心孤诣,求之不已。

 

少林五形拳用力暗诀(觉远上人传用力暗诀)

 

力以能柔而刚,气以善运而充。力从气出,气隐显力,无气则力何自而生乎?外家之力,其来也猛,猛则多浮而鲜沉;内家之力,其来也若在有意无意之间,必抵隙沾实,而后全力一吐,沉重如山,可以气透肤里。此其故,盖由外家之力刚,内家之力柔,刚则虚浮,柔则沉实。习之既久,自能觉悟,盖一掌一拳之打出,手一着力,则气有三停,一停于肩穴,二停于拐肘,三停于掌根,如是而后能贯透指颠或掌心也。至于柔运(即纯粹之气功)之力,则与此不同,一举手则全身奔赴于气之所运使,所谓意到气随,捷于声响,精粗之别,学者于此可悟矣。


0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