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知识32——蚕沙
9/4/2025 1:54:40 PM
(本文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辩证用药须咨询专业医师,禁止自己判断使用。)
蚕沙,中药名。为蚕蛾科昆虫家蚕幼虫的干燥粪便。育蚕地区皆产,以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产量最多。6~8月收集,以二眠到三眠时的粪便为主,收集后晒干,簸净泥土及桑叶碎屑,生用。
——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温。
归胃、脾、肝经。
——功 效
祛风除湿,和胃化浊,活血通经。
——主 治
用于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风疹瘙痒,吐泻转筋,闭经,崩漏。
——相关配伍
1、头风白屑作痒:蚕砂烧灰淋汁,洗之。(《圣惠方》)
2、眯目不出:蚕砂拣净,空心以新汲水吞下十枚。勿嚼破。(《圣惠方》)
3、妇人血崩:蚕砂为末,酒服三、五钱。(《儒门事亲》)
——用法用量
煎服,5~15g,宜布包入煎。外用适量。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肠鸣,热中消渴,风痹瘾疹,皮肤顽痹,腹内宿冷,脚软,皮肤顽痹(藏器)。治消渴症结,及妇人血崩,头风、风赤眼,去风除。
2、《本草拾遗》:炒黄,袋盛浸酒,去风缓诸节不随,皮肤顽痹,腹内宿冷,冷血,疯血,腰脚疼冷;炒令热,袋盛热熨之,主偏风筋骨瘫缓,手足不随,及腰脚软,皮肤顽痹。
3、《本草再新》:治风湿遏伏于脾家,筋骨疼痛,皮肤发肿,腰腿疼痛,血瘀血少,痘科浆黡不起,亦宜用之。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