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冷知识②——最苦的药不是黄连,而是“龙胆草”
(内容仅供了解,具体的使用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购买使用)
龙胆草,中药名。是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中国有龙胆属240多种,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北京周边、祁连山区只有少数几种。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归肝、胆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
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相关配伍
1、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2、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龙胆一两,去头锉,水二盏,煮一盏,隔宿勿食,平旦顿服之。(《圣惠方》)
——相关论述
2、《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
3、《本草新编》:“龙胆草,其功专于利水,消湿,除黄疸,其余治目、止痢、退肿、退热,皆推广之言也。但此种过于分利,未免耗气败血,水去而血亦去,湿消而 气亦消,初起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湿黄疸,用之不可不缓,正未可全恃之为利水神丹,消湿除瘅之灵药也。或谓龙胆草治湿热,最利瘅病,正湿热之病也,然用龙胆草以治黄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黄疸实不止湿热之一种也,有不热而亦成黄疸者,非龙胆草所能治也。尤胆草泻湿中之热,不能泻不热之湿也。”
4、《本草正义》:“龙胆草,大苦大寒,与芩连同功,但《本经》称其味涩,则其性能守而行之于内,故独以治骨热著;余则清泄肝胆有余之火,疏通下焦湿热之结,足以尽其能事;而霉疮之毒,疳痃之疡,皆属相火猖狂,非此等大苦大寒,不足以泻其烈焰,是又疏泄下焦之余义矣。”
5、《本草图经》:“古方治疸多用之。”
6、《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