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技术的主要流派

7/23/2025 10:57:14 AM

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和副反应,缓和或改变药性,从而提高疗效,便于调剂、贮藏和服用,其核心是减毒增效。截至2018年,中医药行业在中药炮制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总结了成套理论,发明了不少技术,形成了众多流派,编著了大量著作,中药炮制技术成为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焦作市。

河南省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河南省焦作市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统称“四大怀药”。

 

四大怀药的种植,包括育种、选地、整土、育苗、施肥、虫害防治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药材的加工也有严格的传统工艺标准,怀地黄的九蒸九晒,怀山药的反复浸泡和熏蒸、晾晒和搓制等工艺,使得药材具有了优越的品质。明清时期,怀药商人崛起,大大促进了怀药加工的规范化和怀药文化品牌的形成,使四大怀药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道药材。六味地黄丸中,怀地黄和怀山药的比例占到48%,而由怀药产生的文化习俗也广泛地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

 

· 中药炮制技术·中药炮制技艺

中药炮制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有“天府之国”和“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称,全川中药资源有五千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道地药材和主产药材三十余种。应用中药及中成药是四川人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症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炮制方法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中药炮制在中医理论和运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是可以提高临床医疗的效果,即医生可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症候及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有的放矢地选用恰当的炮制品,以增强方剂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疗效。二是中药炮制可充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各地的药材自然资源、用药习惯、生活习俗等不太一致,使得各地中医师和药工在中药材加工、炮制方面荟萃了独特的传统技艺,在“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炮制技术帮派,如“樟帮”、“建昌帮”、“京帮’、“川帮”等。

 

樟树药商与新余、新干、峡江、丰城四县的药商组建了“樟树药帮”,简称“樟帮”,始于汉晋,成于唐宋,盛于明清,享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建昌帮”发祥于江西建昌府,源于晋唐,兴于宋元,盛于明,发达成帮于清,以中华老字号的威望,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

 

“建昌帮”享有“樟树的路道,建昌的制炒”,“药不过建昌不行”之美誉。“樟帮”在辅料选择方面注重与临床结合,其固体辅料有糙米、蜜麦麸、白矾等,液体辅料有山羊血、猪心血、鳖血、童便等。“建昌帮”的谷糠最有特色,以谷糠煨、煅制药材,使“南糠北麸”成为南北药帮炮制流派的一个显著区别。 


(文章来源:百度百科)


1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