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寒战

所属科室: 全身症状
所属部位: 全身
2/3/2021 4:36:03 PM

【症状】

(l)寒邪外束:恶寒战栗,高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2)阳虚寒盛:畏寒战栗,四肢厥冷,得温则缓,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塘,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
(3)战汗: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突然恶寒战栗,甚则肢冷脉伏,继之全身大汗出,汗后则肌肤较凉。
(4)外寒内热:表现为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头身疼痛等寒症,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等热症,脉浮紧而数。
(5)疮毒内陷:可见疮疡局部出现红、肿、热、痛,伴全身症状,恶寒战栗,发热烦渴,其至神昏论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
(6)疟疾:先有呵欠乏力,继则恶寒战栗,肢体疲痛,寒罢则壮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而后汗出,热退身凉,脉弦。

【病因分析与鉴别】

(1)寒邪外束寒战与阳虚寒盛寒战:此二证虽均以寒象为主,但前者为外寒袭表,邪郁经络,腠理闭塞所致,故恶寒战栗兼见表寒证,辨证要点:恶寒与发热同见,恶寒得暖不减,并伴有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表寒证。后者为阳气虚弱,或寒邪伤阳,致使阳气温煦失职,阴寒内盛所致,故恶寒战栗兼见里寒证。辨证要点:畏寒而不发热,畏寒得暖者缓,并有口淡不渴,尿清便溏,舌质淡,脉沉细等里寒证。
(2)战汗寒战:为外感热病中邪正剧烈交争所致。正胜邪去者汗出而解,战汗之后脉静安卧,乃病渐痊愈之象,若正不胜邪则可出现正气外脱,表现脉象急疾躁扰不安,肢冷汗出;或出现邪盛正气相对不足,不能一次战汗而解,须停一二日,持正气渐复,再作战汗而痊愈。
(3)外寒里热寒战与疮毒内陷寒战:二证共同的病机是里热亢盛,所以除恶寒战栗外,还有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等共同的临床表现,但外寒里热寒战尚有头身疼痛,脉浮紧之表寒证。疮毒内陷之寒战则有疮疡局部红、肿、热、痛的临床特征。
(4)疟疾寒战:邪在半表半里与营卫相博,正邪相争所致,故临床上以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5)寒战与抽搐:都是肢体不自主的运动,但实不相同。抽搐为肢体搐动伸缩,且不伴恶寒;寒战多因怕冷而颤抖。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