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腰脊痛

所属科室: 背腰症状
所属部位: 腰部
2/4/2021 10:39:18 AM

【症状】

(1)太阳风寒:愚者素无腰痛,因外感风寒,发病急骤,腰脊强痛而有拘急感,伴有头痛、项强、肩背痛,或尻、腘、踹部、周身关节疼痛:同时兼见发热、恶寒、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寒湿痹:腰痛且多伴有尻尾及下肢疼痛,疼痛时轻时重,得热痛减,遇寒冷或阴雨天气则加重,一般腰部转侧活动功能正常,或稍受限制,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常伴有僵硬“发板”的感觉。若感受寒邪较重,则疼痛部位多固定不移,疼痛的程度也较重,甚至不能俯仰转动,脉沉而有力;若感受湿邪较重,疼痛多不严重,而是有沉重痠楚的感觉,每遇阴雨湿冷的天气则加重,脉多缓;若感受风邪,疼痛部位则多游走不定,其疼痛也时轻时重。风寒湿痹腰痛日久不愈,往往伴有腰骶或下肢麻木,甚至下肢肌肉萎缩。
(3)肾虚劳损:腰痛绵绵不休,休息后可暂时减轻,稍遇劳累则疼痛加重,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短气、头晕、耳鸣、牙齿松动、膝软、足跟痛、阳痿、梦遗、滑精或妇入月经不调等症状。肾阳虚者可见畏寒、肢冷、舌质淡白或胖嫩、脉沉细。肾阴虚者,则有低热、五心烦热、面部烘热、盗汗、口干、尿赤、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4)闪挫瘀血:多有明显的外伤史,起病突然,疼痛剧烈,根据闪挫部位,或脊痛,或腰痛,或腰腿疼痛,影响腰部活动,不能俯仰转侧,动则痛甚。

【病因分析与鉴别】

(1)太阳风寒与风寒湿痹者相鉴别:前者为风寒表证之腰痛,多由于感受风寒之邪,寒邪外束肌表,侵袭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所致。风寒之邪侵入太阳经脉,轻者腰脊强痛,重者项如拔、脊痛、腰似折、腘如结、踹如裂,即项背腰尻腘皆痛。督脉循行起于尻尾之端、贯脊上项入风府,总督一身之阳。太阳为三阳之表,诸阳之会,且与督脉相交,故风寒浸袭,首犯太阳、督脉,表现为”头项痛,腰脊强”。风寒湿痹腰痛是因风寒湿邪客袭腰部,久滞太阳经脉,而致气血滞涩不通,发为痹痛。为久病兼虚,气血不足。若感受风邪为主则疼痛较轻,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若风邪与寒邪、湿邪相伴,临床则常见风寒痹痛或风湿痹痛。若感受寒邪为主,则疼痛部位固定不移,遇暖则可暂时减轻,遇寒加重,脉沉弦或紧;若感受湿邪为主,则腰痛沉重痠楚,脉沉缓。腰痹疼痛往往是风寒湿邪共同致病的结果,致使经脉气血郁滞,不通则痛。二者的鉴别要点在于,太阳风寒腰痛是因外感风寒之邪,起病急,必有发热、恶寒表证;风寒湿痹腰痛是因感受风寒湿邪,起病较缓,且不具有风寒表证。
(2)肾虚劳损者:腰为肾之外候,诸经皆贯于肾而络于腰,肾气一虚,腰必疼痛。若因年老肾虚,为入体生理机能衰退的正常现象,所以,常见老年入由于肾气不足而腰痛。若由于身体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尤其是腰部长时间处于一个固定的姿势,如久坐、久立,则易损伤肾气,造成肾虚腰痛。若房劳过度,也可造成肾虚腰痛。《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谓:“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指的即是房劳损伤肾之精气,腰痛是主要表现。肾阳虚腰痛,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喜暖、便溏甚至五更泄泻、小便清长或频数、舌淡白、脉沉细等寒相;肾阴虚由于肾阳不足表现为五心烦热、盗汗、低热、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状。
(3)闪挫瘀血起病突然瘀血,多有明显的外伤史。若因闪扭所致,则称为闪腰腰痛,如《素问•刺腰痛论》所谓:“举重伤腰,……恶血归之”。腰部无明显肿胀,但当体位变动或深呼吸、咳嗽、喷嚏时而感到剧烈刺痛,乃由于闪挫后经脉气滞不通所致。若因跌扑或受顿器打击所致的挫伤腰痛,受伤部位常有不同程度的瘀血肿胀,或皮肤青紫,局部压痛明显,功能活动受限。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