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四肢抽搐

所属科室: 四肢症状
所属部位: 手部
2/4/2021 10:02:40 AM

【症状】

(1)风邪闭阻:发热恶寒,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筋脉拘挛,肢体痠重或疼痛,舌苔白腻或微黄,脉弦紧或数。
(2)风痰挟瘀:发作性抽搐,或口吐涎沫,喉中痰鸣,四肢先强直痉挛,继而屈伸痉挛,二便失禁,神识不清,发作后一如常入。舌苔白腻,脉弦滑。也可由于先有外伤,以后抽搐,患者可兼见头部外伤,舌可见瘀斑。
(3)阴虚阳亢生风:视物不清,腰腿痠软,四肢麻木拘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颧红唇赤,肌肤燥热夜甚,激怒后四肢抽搐,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4)热极或湿热生风:壮热口渴,面红气粗,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急,角弓反张,伴有神昏澹语,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实。若为湿热生风则兼见热势缠绵,头重如裹,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
(5)脾肾阳虚: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四肢抽动不已,水肿,腰腿痠软,口淡不渴,纳呆,便溏,尿清长或尿少,舌淡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迟或沉缓。
(6)肝郁血虚:失眠多梦,胸闷不舒,情志不畅,喜长太息,每遇精神刺激则捶胸顿足,哭笑无常,或卒然仆倒,四肢抽搐,伴有手足舞动,舌淡,脉弦细。
(7)血虚生风:素体虚弱,面色苍白或萎黄,肢体麻木,手足徐徐抽动,筋惕肉跳,其手抽搐似鸡爪状,口唇指甲淡白,舌淡苔白,脉弦细。
(8)中毒所致:误服毒性药物,或接触化学毒品而致中毒,致四肢抽搐,因毒邪性质不同,抽搐及其兼证表现也各有异同。

【病因分析与鉴别】

(1)风邪阻络型与风痰挟瘀型从病因来看,前者多由外感风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或由于创伤,风毒之邪侵入机体,营卫不得宣通,则筋脉失养,四肢抽搐,后者多由于惊恐,伤及肝肾,或饮食不节,脾胃受伤。脾失健运,聚湿成痰,若肝失条达,阳升风动,肝风挟痰上壅,或有外伤瘀血,气血逆乱,精血失于敷布,则可致发作性抽搐;从临床表现上看,风邪阻络者兼见风邪外感的症状,发热恶寒,项背强痛,或为创口感受风邪,则除四肢抽搐外,还可见口噤,角弓反张;风痰挟瘀者为发作性四肢抽搐,无外感症状,发作后一如常入。
(2)阴虚阳亢生风与热极或湿热生风所致四肢抽搐从病因上鉴别,前者多由于积劳久病,耗伤阴精,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又由于阴虚而不能制阳,致肝阳偏亢,肝风内动,四肢抽搐;后者多因湿热之邪浸袭,或阳气偏亢,灼伤阴液,筋脉失养,或者由于湿温病后期,湿热挟风,风动而四肢抽搐。从症状上鉴别,前者具有肝肾阴虚的症状,如腰腿痠软,视物不清,头晕耳鸣,五心烦热,麻木拘急,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后者兼见热象,如高热,口渴,面红,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等症状,或湿热的特点,如身热不扬,舌红胖大,苔黄腻,脉滑数等。
(3)血虚生风与肝郁血虚四肢抽搐相鉴别,血虚生风四肢抽搐主要由于各种失血如便血、崩漏、或营养失调,血之生化之源不足,筋脉失养四肢抽搐;而肝郁血虚四肢抽搐则多由子平素即多愁善感,心神不宁,遇暴怒则肝气上壅,气机逆乱,四肢气血不能敷布,筋脉失养所致。从临床表象来区别,血虚者抽搐多为逐渐发生,筋脉拘急、麻木,且兼见有面色苍白,眩晕,口唇淡白,脉细等血虚的表现;而肝郁血虚者则具有胸闷不舒,精神抑郁,善太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肝郁及心血虚的症状。
(4)脾肾阳虚者从病因上多由于呕吐、下利,脾胃虚寒,阳气虚衰,经脉失于温煦而致四肢抽搐,与热极生风、湿热生风、肝阳化风者均不同,其症状兼见形寒肢冷,面色咣白,尿清便溏,舌淡苔白,脉沉迟等明显的寒象,与热象或湿象明显有别。
(5)中毒所致四肢抽搐,与上述各个证候均不同,由于毒药品的不同,其抽搐形式及兼症也不同,且有明显的药物或化学工业用品接触中毒史。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