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口噤
2/4/2021 9:37:50 AM
【症状】
(1)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口嘴不开,项强,无汗或有汗,舌苔白,脉浮紧。
(2)里热壅盛:口噤不开,项强,角弓反张,四肢挛急,发热或壮热.面红目赤,口唇发干,小便涩,大便秘结,舌苔红,苔黄,脉弦数或沉数有力。
(3)气滞痰郁:口噤,牙关紧闭,或兼见昏厥,四肢抽搐,或见全身僵直,喉中有痰,呼吸急促,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病因分析与鉴别】
(1)外感风邪口噤与里热壅盛口噤:此二证均是由于感受外邪所引起,同时出现发热、口噤不开、项强症状。但前者多是由外感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致筋骨、肌肉麻木疼痛,关节开合不利,多属太阳经病。后者多由于风寒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直接入里,引动肝风或热邪壅阻于气分而发为口噤。故二者病因一寒一热,病位一表一里,不难鉴别,而临床表现亦有所不同。前者兼见恶寒、头痛、脉浮、苔白之表证,但口嘴项强的程度较后者之症轻,表现为口齿拘禁,项强硬。而后者里热壅盛之证比较明显,见口噤不开,不仅项背强急,甚者角弓反张,不能卧,四肢挛急,并伴有壮热,面红目赤,口唇发干,小便赤涩,大便秘结等实热之证,严重者伴有昏厥。
(2)气滞痰郁口噤:因忧郁愤怒,肝失疏泄,气血逆乱,厥气上逆,面部三阳经筋气机紊乱,而致机关失利,张口不开。一般发病与情绪激动有关,除口噤外,伴有昏厥,四肢抽搐,或见全身僵直,故本证应与里热壅盛口噤相鉴别。后者多在温热病出现,昏迷严重,且伴有里实热证的表现,不难混淆。而本证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发作时间短暂,并伴有呼吸急促,舌苔白腻等痰郁气滞之症。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