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高烧

所属科室: 全身症状
所属部位: 全身
2/3/2021 4:50:15 PM

【症状】

(1)邪热蕴肺:发热不恶寒,咳嗽胸痛,痰黄而厚稠,口渴咽痛,鼻煽气粗,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有力。
(2)热炽阳明:壮热不恶寒而恶热,面赤,大汗,烦渴,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洪大.
(3)热结肠道:壮热不恶寒,日晡更甚,腹胀痛,按之坚硬,大便不通,甚则神昏谵语,烦躁不安,苔黄燥或焦黑,脉沉实有力。
(4)湿热郁蒸;身热起伏,午后转盛,汗出不解,胸闷院痞,纳呆,渴不引饮,苔黄厚而腻,脉弦滑敬。
(5)暑热伤气:发热不恶寒,面赤气粗,头痛胸闷,烦躁不安,口渴引饮,汗出甚多,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6)热入营血:发热入暮尤甚,烦躁失眠,甚则神昏谵语,皮下斑疹点点,舌红绛、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病因分析与鉴别】

高热是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热邪亢盛的标志。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潮热:是指发热有一定的规律性,盛衰起伏如潮水涨落,每日1 次,按时而发按时而止,其热势有高有低,病证有实有虚。多见外感热病的中、后期以及某些内伤病等;往来寒热:是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的一种热型,其热时自热而不觉寒,其寒时自寒而不觉热。往来寒热是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所致。夜热早凉:至夜发热,天明时热退身凉。溢病后期尚留余邪。

声明:本频道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果发现部分内容错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友投稿,如发现有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